综合明报、香港01

获逾百万人认购的生物科技股诺辉健康(06606.HK)成为全城焦点,股份虽然顺利挂牌,但却陷入重复认购疑云。


昨日获悉,港交所前晚起突然向各大券商发电邮,要求提交所有成功中签诺辉健康的客户名单及身分资料,有业界人士坦言要求罕见,预料涉及近期日益泛滥的重复认购申请,情况终于引起监管机构重视。港交所昨日回复表示,不评论个别公司情况。


港交所:不评论个别公司情况
据了解,港交所在电邮中向券商提出两大要求,包括要求券商确保已采取足够措施,确保拒绝重复或怀疑重复的认购申请,另一项则是提供所有成功中签者的姓名、身份证号码 (Name of the Beneficial Owner and the ID Number)

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型券商董事向明报确认,昨日上午收到港交所电邮,要求下午4点前回复数据,形容时间「好紧张」、「冇可能做到」。他称,今次通知同时针对利用离岸注册公司参与公开发售的机构投资者,港交所要求券商通知匿名客户,需要提交真实受益人及数据。他形容今次是「咁多年来(港交所)第一次有类似要求」,相信事件与近期新股重复认购及引起的分配不公有关。他表示,重复认购已成为人尽皆知的灰色地带,亦为券商带来压力,业内亦希望可尽快解决问题。

其他大型券商方面,辉立、信诚均未确认是否收到电邮;耀才证券行政总裁许绎彬表示,正了解情况;富途金融及企业服务总裁邬必伟则表示,未曾听说有此消息,但若港交所提出要求,公司将全力配合。

 

或因分配不公,有大户投诉
新股重复认购自2006年已出现,于近两年卷土重来,今年更藉助社交平台蔚然成风。

本次大热新股诺辉健康,保荐人及公司共计识别并拒绝11,446份重复申请,数目冠绝以往新股,占比约1.1\%。

富途证券手机应用程序(App)的讨论区,教人「多户打新」的贴文继续数不胜数,有「认证自媒体」用户称,此前用不同户口分别认购诺辉的「甲组尾」、「乙组头」。昨日亦有用户发文称自己正计划多户口认购另一新股赛生医药(06600.HK)

有小型券商代表、资深业内人士昨日透露,有券商甚至迎合内地客户,开设业务协助「多户打新」。他估计,本次港交所行动背后或是有部分大户因分配不公而感到不满,向监管机构投诉所致。

 

机制存漏洞,暂难杜绝

据《上市规则》规定,一名投资者透过其个人身分,只能申请认购同一新股一次。


早前有报道引述炒家指出,现时股份过户处向券商、银行收取认购表格时,会以最多一组9位数号码作代码,因香港身份证号码有8位数,故会全数公开,容易识别有否重复认购,但内地居民身分证可长达18位,首6位号码其实是地方代码,易「撞号码」,令现行识别制度,较难分辩是否出现重复认购情况。


事实上,新股重复申请问题一直为人诟病,纵然上市条例不容许,但由于机制出现漏洞,券商可以透过其内部参考号码代客认购,而无需提供客户的真实名称及、身份证号码,故难以完全杜绝重复申请。


业内反应

有证券界人士向《香港01》透露,听闻曾有内地客以一个身分认购一只新股四次。他认为,当局应该在新股上市前便把重复认购个案查出来,而不是上市后才做,「挂牌前有成七日时间,点解唔查?而家啲货都派咗出去,点处理?


香港证券商协会主席陈柏楠指出,由于现时没有统一汇报认购数据的机制,故重复认购问题一直存在,加上目前普遍情况是同一客户在不同券商开户认购,各券商之间无法得知客户有否重复申请,难以协助把关。


他认为,港交所今次出手属姿态性多于实际效用,因券商理应已跟足程序拒绝同一客户在相同券商作重复申请,就算最后港交所查出重复申请的投资者,估计亦无法惩处。若要杜绝问题,应要求在递交客户认购时,同时提交身份证号码。不过,从券商经营利益角度出发,此举或会增加额外成本,不易获业界接纳。


诺辉健康,第二大赚钱新股

作为牛年第一只新股,吸引逾106.37万申请、一手中签率仅得2\%的诺辉健康表现相当给力,收市报84.00港元,较招股价26.66港元高出215.08\%。每手账面获利达28,670港元,是港股历史上第二赚钱的新股。

史上新股「赚钱王」第二名


版权声明:所有瑞恩资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创文章,转载须联系授权,并在文首/文末注明来源、作者、微信ID,否则瑞恩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。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或公众号平台取得联系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。
更多香港IPO上市资讯:www.ryanbencapital.com

相关阅读

港交所对某上市公司的8名现任、前任董事采取纪律行动
香港IPO市场(2021年首月):上市14家,募资100.58亿港元
香港 IPO中介机构排行榜 (过去24个月:2019年2月-2021年1月)
中资、外资、港资券商,过去两年(2019&2020)的保荐数量及IPO募资表现
香港 IPO中介机构排行榜 (2020年)
香港 IPO中介机构排行榜 (过去两年:2019&2020)
hkmipo

作者 hkmipo

发表回复